为什么公民运动能够取得成功(二)
案例分析
为了建立抵抗组织类型和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,我们检验了3个案例。它们发生在菲律宾,缅甸和东帝汶,而且均使用了暴力和非暴力手段。我们选取这3个案例有如下原因:第一,菲律宾和缅甸的案例是反对本国政府的,而东帝汶的案例是反对外国占领的。这样可以尽可能涵盖运动目标的多样性。第二,这些案例中的非暴力运动有成功也有失败。第三,这些案例的选取受最接近案例分析设计的影响。根据这一设计,每个案例都可以和同时期相同的统治政权的回应进行比较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案例中的运动都没有接受外国政府的援助,这使我们不必讨论“外国政府的物质援助”这个因素对运动变化的影响。
这一比较方法有多重目的。第一,可以为理论检验提供严格的案例筛选方案,以避免受到样本选取有所偏向的指责。因为我们的样本既包含了期望(运动成功)又包含了偏离(运动失败)的结果。第二,这一研究方案可以改进理论模型。因为对于失败的运动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。巢式方差分析(译者:一处抽样调查方法)既包含了期望的结果(非暴力运动成功)——菲律宾和东帝汶的案例,又包含了偏差的结果(非暴力运动失败)——缅甸的案例。对于偏差案例(失败)的分析进一步说明数据库需要更多的变量敏感度,以及是否有其它被遗漏的因素来解释这一成果的差异。